政社合作补短板,上海开展3000名认知障碍照护人员实训
“大家使用回想疗法时,可以准备很多接地气的话题,比如小时候玩过的游戏、中学时代的记忆等,频率以每月两次、每次一小时为宜……”来自全市各区的学员们围坐在讲师身边,认真倾听记录,不时分享自己的经验。
近日,一堂认知障碍非药物干预疗法实训课在位于闵行区的上海养老服务能力建设基地内举行,50名来自上海各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创建项目的负责人被分成三个学习小组,由专业讲师进行实训授课。
今年10月,由上海太保蓝公益基金会发起的“守护记忆”千计划赋能项目——老年认知障碍照护服务人员赋能实训在上海养老服务能力建设基地启动,计划用三年时间为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和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培养3000名专业服务人员,至今实训班已举办10期,培训人数已达500人。
依托基地进行沉浸式教学
与常规的课堂教学培训不同,依托上海养老服务能力建设基地的硬件优势,此次实训项目更加突出“实用、实操、实战”。
作为国内首个集养老服务体验、专业人才实训等功能于一体的养老服务能力建设基地,其建筑面积达2000平方米,涵盖了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医疗机构等全部养老服务设施形态,置身其中,学员可获得沉浸式的实景教学体验。
以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建设为例,样板间用隔断隔开,房门上贴着水果贴纸,门口放着卡通娃娃。上海养老服务能力建设基地运营方负责人解释说,认知障碍老人一般都需要独立房间,防止互相干扰,通过在门口摆放老人熟悉或者喜爱的物品,可以使其不容易走错房间,这和普通失能老人的环境打造有很大区别,而正是这些细节,决定了服务质量的优劣。
在闵行区民政局看来,传统的培训模式,往往局限于课堂填鸭式的理论教学,但很多养老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特别是一线护理员,受学历背景教育程度的限制,他们对课堂填鸭式教学的感受是不敏感的。
“通过沉浸式的教学环境,有助于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闵行区民政局表示,从业人员有了切身感受,课堂的教学吸引力会持续增强,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学员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结合的教学接受度更高。
探索制定认知障碍照护标准
据估算,目前上海认知障碍老年人约有30万人,上海养老服务能力建设基地运营方负责人表示,在部分养老服务机构内,还未能提供失能老人和认知障碍老人的分类服务,两者往往采用同一标准,但照护要求和方式并不相同。“认知障碍老人的照护标准有待完善。”
为弥补专业标准和服务能力上的不足,此次培训面向专区和社区两类对象,既有认知障碍专区内的一线护理员和管理者,也有认知障碍友好社区项目的服务机构负责人。面向机构的课程,侧重于评估与服务个案设计、认知障碍照护服务、干预疗法,面向社区的课程,则侧重于宣传、筛查、干预等。
为增强实训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基地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今年4月起开始研发教材,注重认知障碍照护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困扰和不断升级的服务理念,针对性地梳理总结出所需掌握的知识点、技能点,将其融入到实景复盘、实操演练、案例解析、互动体验、讨论分享等教学形式中,希望通过教研的不断深入,探索建立一套可使用的认知障碍照护相关标准。
业务骨干教授团队成员
本次实训学员中,以主管或项目负责人居多。基地运营方负责人解释说,直接培训所有一线护理员,尚不具备足够条件,为此,实训项目希望先培训一批业务骨干,由他们将技能进一步教授给团队成员,扩大影响力。学员满意度调查数据显示,实训满意率达到96%以上。
学员陈叶青所在的公司,负责承接江湾镇街道的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她所带领的团队共有近20人。“实训中的一些疗法,其实我们日常工作已经有所涉及,通过老师讲解,更知其所以然,方法背后有一整套原理体系,操作流程也更加规范了。”
学员王芹是陆家嘴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梅园分中心的项目负责人,在平时工作中,她和同事经常会接触有认知障碍的老人,但过去的干预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以传统的药物干预为主,和老人之间缺少更为多元的互动,“总觉得可用的干预手段比较少”。
经过为期两天的实训,王芹掌握了脑锻炼游戏、回想疗法、作业疗法等不同的认知障碍非药物干预疗法的具体操作方式。“我们手上的‘工具’更多了,面对脾气暴躁或者失智老人,可以提供不同类型的干预服务,更有针对性和专业性。”
在学员们返回工作岗位后,基地工作人员进行了学习成果的跟踪回访,有的学员将学到的知识跟团队成员分享,解决了存在已久的困难,提高了整体服务能力,也有的学员直接将学到的技能点运用到服务中,得到了老人们的积极反馈。
“我和同事分享学到的实操技能,大家的接受度都很高。”王芹说,同事和社区老人的感情很好,都愿意为了他们去学习更多知识技能,提供更多服务,甚至一些老人家属也愿意参与进来,希望通过更多元的方式给家里的老人提供帮助。